2012年1月9日星期一

失去意義的評分?

2012年1月6日考評局向全港中學派發文憑試通識科練習卷,有不少學校已經率先向同學派發作為模擬試題讓同學熱一熱身,大部份同學都認為試題要求高,一般學生難以應付。本港各大傳媒亦四出尋找學者、補習名師、立法會議員等公眾人士為練習卷作出評價,有部份人士對於考評局擬題存疑。

例如:
(一)卷一2b:同學和老師認為此題「18-22歲的青年人在2006年可能曾面對什麼挑戰?」提供的資料年代久遠,該屆同學在2006年大多是中一級學生,難以理解當時情況。

(二)卷一2c:才子刻意將「剛愎自用 車毀人亡」字句隱藏,並以「何等程度同意」等出題形式隱藏是具有引導意識的價值灌輸。

 (三)卷二3a:偏見是否給香港少數族裔的個人成長帶來困難。這題幾乎必然答「是」,討論空間甚小。


翡翠台《晚間新聞》(2012-1-6)-考評局向學校派中學文憑試通識科練習卷

通識科主任經批改後李家仁屬合格之作,亦有主任狠評李醫生只是憶述事件,得0分。對於改卷老師評分差異如此大,本人認為實在是通識科之悲涼。評卷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老師們的評卷準則-包括:解構同學的作答方式和對同學觀點的見解,在有限的改卷時間內,老師未必能完全消化同學的觀點。作為必修科之一,我認為即使同學作答是屬下品之作,亦不應給予零分(特別例子除外)。


不死之身

雖然我認為通識科的考核是評估同學對時事的觸覺、見解,而非同學們的作答方式和技巧。但我亦覺得為了滿足評卷員的需要,必須要教導同學不死之身。為了立在不敗之地,同學們盡量在開首表達自己的立場,並且有條理地將觀點逐項分析,讓改卷員明白你如何理解你的思考進路,不要太過複雜,只要清晰用句子說明即可;有時候,同學在舉例時亦須小心,不要過份陳述事件,也不應該將題目的核心轉移,以免同學有離題之縑。所以,為免讓評卷員認為你的作品離題,在答題時必須扣緊題目,盡可能利用題目使用之字眼,以及你在通識科課本所學的概念,回應題目要求,讓老師感到你是 有POINT,是WELL-PREPARED。

本質與意義 

什麼必須首尾呼應,應加入個人意見而引致離題。其實是歪理。雖然現時通識科老師所受的教師訓練並不涵蓋所有通識老師,而通識老師的改卷訓練亦未達火喉。白老鼠們,因應時代而改變你們的作答方式是你們的求生之道,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們的師兄師妹,甚至是你們,都會覺得通識科的意義甚大,是影響個人知識與開展自己的視野的重要科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