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

Band 3 通識教師之苦


教師桌上已批改或尚待批改的簿堆起來比我還高。

自九月起,每次進到課室總是戰戰兢兢,當每次喉嚨變得乾澀,聲線變得沙啞,想到原來我的教學是多麼吃力的一回事。有時候,我會故意將課室的擴音器的聲量調至最高,目的是我想將說話轟進同學的耳朵裡,但我愈是用這種方法掩飾教學的不足,我便會感到自卑。

腦子裡的概念錯了
課堂的趣味性不高,同學會將專注力轉移在其他物件上。老師似乎要設法將學生的專注力重置在學習上,這樣的動作難度很高。有時候,一整天的課只有共一兩個同學在睡覺、幾個同學在違規,我卻是花很大氣力很多時間在不必要的事上,將大部份同學的學習機會扼殺了。要將故意搞事的同學放在一旁、將愛睡覺的同學訓斥或安排他們服務同學等方法所製造的滋擾性確實不輕。

眼中的好好老師
老師或同學經常讚我是一個「好好老師」,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我愛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但改善的地方可是多了,有時候我沒有給予整班學生「最好」,以為編排教學上遷就學生的能力、本質,並著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而忽略了課室整體的學習互動。什麼是「好」,到底至今我仍說我是一個不好的老師,起碼最基本的是沒有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有效學習。

被批改的天職
一般而言,老師的考績以觀課、改簿等作評量的標準,但至於什麼是「好」老師,似乎沒有統一的標準,學生似乎也沒有對「最受歡迎老師」寫下一個定義。所以,從來老師的評量方式沒有單一的標準,如果有的話,也是對老師們的不公平,但教師們每天似乎承受著不必要的「被批改」。老師不可能是會棟篤笑的黃子華,也不是拿起鞭子的馴獸師,更不會是一種會算命的風水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